文物志|天太热!看古人把“水”穿在身上

2023-07-08 07:32:39       来源:海报新闻
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。”本周多地持续高温,如同进了蒸笼一般。没有降温电器,古人是如何消暑的呢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夏季,古人会穿着特制的夏服。孔子博物馆藏明代蓝色暗花纱袍,就是一件典型的夏服。它质地轻薄通透,面料的纹理“如水之波,如木之理”,给人以清凉之感。

衍圣公(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)共有朝服、祭服、公服、常服、忠静冠服、吉服、素服和便服等8类服饰,这件是其中一种比较自在的、日常穿着的便服。身长130厘米,腰宽60厘米,两袖通长240厘米,袖宽70厘米。大襟右衽,宽袖,衣身两侧开衩,腰间钉一对白纱系带。领部加白纱护领,它既是一件夏季外袍,还可作为内袍在春秋季穿着,从内摆可以看出是道袍形制。

道袍,本身官民皆可穿。那这件纱袍和寻常百姓所穿的,又有何不同呢?

首先看质地。根据纤维成分检测,它是由桑蚕丝织成。桑蚕丝是现代的称呼。在古代,按照大类来分有丝、棉、麻等。一方面,贫穷的阶层是穿不起丝质衣服的,价格高又难打理。另一方面,明太祖朱元璋时期,对每一个阶层穿什么用什么料作了规定,这种服饰制度到明朝中后期才被逐渐打破。所以,即使这件纱袍是便服,也使用了高档面料。

再看织法和纹饰。根据织法的不同,丝有纱、罗、缎、绫、绸等。洪武年间规定庶民衣服不得使用金绣、锦绮、纻丝、绫罗,只能使用绸、绢、素纱等简单的“一经一纬”平纹组织衣料。而衍圣公这件纱袍,虽然一眼望去,“平平无奇”,但走近仔细辨认,会发现仙鹤衔灵芝、寿桃、石榴、四合如意云纹等暗花,令人啧啧称奇。

这些暗花也有寓意。比如,四合如意云纹,由四朵小云彩凑在一起,组成了像如意一样的云团。它在明代最为常见,反映出时人追求自由自在、和谐如意的生活境界。

总体来说,以蓝色暗花纱袍为代表的这些便服形制规矩,质地贵重,色彩沉稳,纹饰吉祥,是衍圣公府对日常服饰穿着重视的集中体现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这件蓝色暗花纱袍,不仅有实物,还与一幅衍圣公孔胤植的画像对应起来。这在任何一座博物馆,都是非常少见的。

孔胤植,字懋甲,号对寰。后世为避清帝胤禛的“胤”字,改称孔衍植。孔胤植这位衍圣公历经了两个朝代,他在明代末年袭封为衍圣公,也是清代的第一位衍圣公。

这幅画像为绢本,纵101.5厘米,横52.5厘米。画中,孔胤植站立,头戴七梁冠,身穿蓝色交领大袖长袍。画幅左上方,竖题小楷一行“六十五代祖讳胤植小像”。这幅画像绘制于明代。

炎炎夏日,浅色縠衫轻似雾,纺花纱袴薄于云,尽显怡然自得之态。

(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徐冉 报道)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21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