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感悟1000字 读书感悟1000字

2023-04-07 22:23:38       来源:抄写作文网
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读书感悟1000字 读书感悟1000字来供大家参考,欢迎阅读。

草房子-读书感悟1000字

“宁可一日无食,不可一日无书”这句话是中国历史中一句有名的古训。是啊!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,离开了书,人们的生活将是一片空白。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,传播历史文明也要靠书籍。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,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一本好书,引导人们健康成长,而且能帮助人养成优良的品德和情操,给人以知识,在书的海洋里,《草房子》这本书一直让我念念不忘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《草房子》的作者是当代文学家曹文轩,著有长篇小说《山羊不吃天堂草》、《根鸟》、《三角地》等作品。作品被译为英、法、德、俄等语种,在全国各地进行*。

或许你感到草房子很平凡,但是我要告诉您:在草房子里,闪耀着秃鹤被大家当作另类时那自信的光芒,在草房子里,温柔可怜的纸月和奶奶一起坚强的生活着,在草房子里,秦大奶奶在生命最后一刻是为油麻地小学而死,在草房子里,杜小康那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足以让人落泪,在草房子里,少年桑桑正与病魔顽强斗争。这一切,都展现在那片平凡而不寻常的金色的草房子里。

秦大奶奶的故事让人尤为感动,秦大奶奶在年轻时与秦大爷爷*了一块地,不久后秦大爷爷因过度劳累而去世,秦大奶奶的地也被建成了小学。桑乔校长几次想将秦大奶奶赶走,可都没成功。后来,秦大奶奶救了险些淹死在河里的小女孩乔乔后,大家才慢慢的对她有了好感。她不允许任何外人摘油麻地小学里面的东西,还会经常在夜里帮那些没关好的门窗关好,但秦大奶奶却为了一颗掉进河里的南瓜,不幸的跌入河里,永远的离开了那片金色的草房子。直到那时大家才终于明白秦大奶奶一直守护着对秦大爷爷的思恋,守护着心中那美好的念想,守护着那片金色的草房子。看到这里,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,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也有自己需要守护的东西,我们的梦想或平凡或伟大,但只要有梦想,并且不断的向着这个梦想而去努力奋斗,即使不能梦想成真你也不会留下遗憾,因为你努力奋斗过程中的经历是一段宝贵的经验,汲取这些好的经验才能为下一个梦想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,如果你有这个念想而不去奋斗,那你始终是个空想家,始终不会有所成就。

文章的最后,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。他坐在屋脊上,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。秋天的白云,温柔如絮,悠悠远去;梧桐的枯叶,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的飘落。这个男孩桑桑,忽然觉得自己想哭,于是就小声的呜咽起来。明天一大早,一只大木船,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,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,远远的离开这里,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......

我合上了书,看着窗外那片金色的阳光,它和那片金色的草房子一样,有着说不完的故事,说不完的念想,说不完的回忆……。

《阿Q正传》-读书感悟1000字

在前一段时间里,我阅读了鲁迅先生写的《阿Q正传》,可能是因为我*的版本问题,翻开第一篇是狂人日记,当我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,这本书是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很多篇文章,其中,阿Q正传是最长的一篇。

《阿Q正传》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,描写的是未庄流浪雇农阿Q,虽然他干起活来“真能做”,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姓名都被人遗忘了。悲惨的地位使他倍受*,而他却自欺欺人,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上的失败和被奴役的地位。

他为讨"生计",被迫进城入伙偷盗。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,他从县城返回,虽一向反对"造反",但见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状,于是也不免对革命"神往"起来,正当声称"造反"。

当他沉浸于幼稚而糊涂的幻想之中时,摇身一变为"革命党"的假洋鬼子扬起"哭丧棒",不许他革命,赵家遭抢后,无辜的阿Q又突然被"革命党"抓进县大牢处决了

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,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的典型性格。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 ,但他不了解革命,认识糊涂,精神麻木,导致阿Q被"革命党"抓进县大牢处决了。

阿Q的形象印在了我的心中。我认为鲁迅先生是想以阿Q作为代表,去描写当时旧社会人们的共同特征和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。我觉得阿Q他的个性非常突出,他与赵太爷,王胡和小D十分之不同,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,阿Q有着“农民式的质朴,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”。

这文章说明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了人民群众,革命思想不能为民众真正所理解,生活在最低层的、受压迫的、没有进过城的农民以能看到杀害革命党为荣,并深深理解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哀痛与唤醒民众的强烈心声!

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,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旧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,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,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,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。我们还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,要有坚持学习的能力和决心。虽然阿Q的“精神胜利法”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方法,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正确的利用它,也是安慰自己一个好方法。

阿Q是悲哀的。他并不懒惰,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;阿Q也有梦想,他想有一个家,想有名声、有地位。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、微不足道的。阿Q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,他的生活很可能是当时大部分底层人民的生活。

每当我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,一种对旧社会的排斥的感觉,对旧社会低层人民的生活感到绝望,很容易感受到当时人们的麻木,这可能就是当时社会的状况。这也是鲁迅先生文章的魅力。

标签: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21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