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引言: “刚跟中金结束三年半创业板辅导,转头就和国元证券签了北交所IPO协议——悠派股份这波资本操作,看得不少人有点懵。但翻开业绩单就懂了: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跌了23.93%,经营现金流还罕见转负,境外收入占比却高达61%。现在押注海外建厂,这步棋能让它走出困境吗?” IPO换赛道:从创业板到北交所,不是任性,是业绩倒逼下的适配选择 悠派股份与中金的“创业板冲刺计划”耗时三年半,却在2025年9月突然终止;仅一个月后,公司就官宣牵手国元证券,将IPO目标转向北交所。这一转向绝非临时起意,而是与公司当下的发展现状深度绑定。 从规则适配性来看,北交所对中小企业的盈利门槛、成长阶段包容度更高,更贴合悠派当前“增收不增利”的业绩特点;反观创业板,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、成长性要求更严,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3.93%的表现,显然增加了冲刺难度。公司负责人提到的“北交所更适配现阶段”,本质是对自身实力与市场规则的理性匹配。 但要登陆北交所,悠派还需跨越“硬门槛”:需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且处于创新层。目前公司虽已于2025年7月完成新三板挂牌,却仍处于基础层,后续需完成层级晋升才能满足要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悠派第二次接触新三板——2015年曾挂牌,2020年因“战略调整”摘牌,如今再度回归并瞄准北交所,可见其上市决心背后,是对资本平台的迫切需求。 投行人士的观点更直接:“现在企业选交易所,早已不是‘哪个高端选哪个’,而是‘哪个契合选哪个’。悠派从创业板转北交所,是避开短板、聚焦可行性的务实选择。” 业绩“拧巴”背后:1.24亿销售费只换1.22倍收入,1186万关税啃掉利润 悠派的业务基本面其实不弱:2006年成立,实控人程岗及一致行动人持股39.7771%,核心产品覆盖宠物护理(尿垫、纸尿裤)与个人护理(柔纸巾、湿厕纸),旗下“Honeycare”“Cocoyo”在国内京东、抖音等平台销量靠前,海外合作亚马逊、Chewy等平台,还为尤妮佳、金佰利代工,2025年上半年61%收入来自境外。 但业绩数据的“矛盾感”越来越明显:收入持续增长,利润却加速下滑。2024年营收10.2亿(+5.85%),净利润5913万(-3.1%);2025年上半年营收5.76亿(+13.67%),净利润2734万(-23.93%),扣非净利润跌幅更是达到28.44%。深究下去,两组数据暴露了核心问题: 销售投入“性价比”暴跌,互联网红利消失成关键 2019年至2024年,悠派销售费用从5576万飙升至1.97亿,2025年上半年更是投入1.24亿,仅亚马逊平台推广费就同比新增1610万。但投入与产出的失衡越来越严重:2019年每1元销售费能撬动6.87元新增收入,2024年这一数字骤降至1.22元。 悠派坦言,“电商广告投放价值持续稀释”,这并非个例——随着互联网流量见顶,宠物用品赛道的线上推广成本越来越高,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也更趋理性,单纯靠“砸钱”换增长的模式已然失效。若自主品牌后续无法突破,业绩下滑风险还将加剧。 关税+存货双压,现金流首次转负 2025年上半年,1186万的关税同比增量,直接成为挤压净利润的“主力”;更棘手的是资产周转效率下降: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,存货从1.74亿增至2.63亿,应收账款从7760万增至1.41亿,而存货周转率从3.49次降至3.35次,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2.17次降至8.53次——货卖不动、钱收不回,直接导致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首次转负(-37.56万元),公司只能靠短期借款(从1.61亿增至2.66亿)缓解资金压力。 当被问及北交所IPO是否计划募资补流时,公司负责人仅表示“尚未明确融资投向”,资金压力如何缓解仍待观察。 宠物赛道“内卷”加剧:对手营收是其1.7倍,上市潮退去后稀缺性不再 悠派想靠北交所打开局面,还得面对赛道竞争的“残酷现实”:2021-2023年宠物赛道的“上市潮”已过,路斯股份、源飞宠物、天元宠物、乖宝宠物等先后登陆A股,市场对宠物概念的新鲜感褪去,企业想靠“赛道红利”吸引资本关注,难度大幅提升。 更关键的是,直接竞争对手的实力远超悠派。以依依股份为例,其主营业务与悠派高度重合(宠物垫、纸尿裤等一次性护理用品),2024年营收17.98亿(是悠派的1.7倍),净利润2.15亿(是悠派的3倍),不仅拥有“乐事宠”等自主品牌,产品覆盖40多个国家,近期还在筹划收购高爷家宠物食品,持续扩大业务版图。 对比来看,悠派在营收规模、利润水平、业务拓展能力上均处于劣势,在“同质化竞争”为主的宠物护理赛道,若没有差异化优势,即便登陆北交所,也难破增长困局。 海外建厂是“破局棋”还是“风险棋”?泰国产能将放量,但3大挑战待解 面对内外压力,悠派将希望寄托于“海外建厂”——在美国弗吉尼亚州、泰国自建工厂,同时在美、英、日、泰布局仓库,成为行业内少数拥有海外产能的企业,其核心目标很明确:规避关税、降低成本。 从进展来看,泰国子公司U-play已于2024年9月取得宠物尿布生产许可证,目前手续齐全,2025年下半年产能将逐步释放。若能顺利投产,理论上可减少出口关税支出,同时缩短海外交货周期、降低物流成本,对利润提升有直接利好。 但这步棋并非没有风险,跨境制造的3大挑战不容忽视: 运营风险:海外工厂需应对当地劳动法、环保政策、供应链适配等问题,若管理不善,可能导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; 成本风险:泰国劳动力成本虽低于美国,但相较于国内仍有不确定性,且工厂建设、设备投入的前期成本较高,短期或加重资金压力; 市场风险:产能释放后,需依托亚马逊、Chewy等平台及代工订单消化,若海外市场需求波动,可能出现“产能闲置”问题。 有跨境制造从业者直言:“海外建厂不是‘万能解药’,关键看企业能否平衡成本、效率与市场需求,悠派能否做好这门‘精细活’,还得看后续落地能力。” (提醒:内容来自:悠派股份公告、及悠派股份往期财报、公开新闻报道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、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 尾声: “从创业板转道北交所,到押注海外建厂,悠派的每一步调整,都是对业绩压力的“被动回应”。61%的境外收入占比,既是其深耕海外市场的优势,也让它更容易受关税、汇率等外部因素冲击;23.93%的净利润下滑,则暴露了其在成本控制、品牌力上的短板。 接下来,悠派的破局关键有两个:一是泰国工厂能否如期释放产能,真正实现“降本增效”;二是自主品牌能否突破推广瓶颈,让销售投入回归“合理性价比”。在宠物赛道“内卷”加剧、海外运营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悠派的突围之路,还需要更多“实打实”的业绩来证明。”